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大肠杆菌发病原因及危害


大肠杆菌病是养鸡行业里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几乎谈到禽病就免不了说说大肠杆菌,它作为条件性致病菌无处不在,像一颗隐藏在鸡场中的“毒瘤”,在鸡群饲粮管理差、应激、或者发生免疫抑制性疾病,机体抵抗力下降后,大肠杆菌这颗“毒瘤”便出来为所欲为,尤其是肉鸡更容易感染大肠杆菌!

该病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病型复杂,而且由于菌株耐药性的产生,常用药物不敏感,导致了确诊难、疗效差,损失重,更大的隐患是由于抗生素的选择不当或者滥用导致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越发严重,甚至演变为超级耐药菌,大肠杆菌病越发难以控制。

禽大肠杆菌病,它能引起禽的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眼球炎、关节炎、滑膜炎、输卵管炎、肠炎、肉芽肿及败血症等病症。

发病原因及危害

种源性

饲养场户进雏后3~5天,雏鸡便有明显的大肠杆菌病发生,并出现典型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因种鸡场、孵化厂及污染的运输工具感染所致。且多与脐炎和鸡白痢的发生呈正相关。   

饲源性

目前大多数饲养场(户)仍采用自配料为主,对原料缺乏必要的检测,从而导致因饲喂污染饲料而发病;部分老旧饲养场(户)因环境污染,饮水中大肠杆菌严重超标而感染发病。   

气源性

在冬季通风不良的情况下,由于鸡舍内NH3、CO2及煤烟和尘埃等严重污染导致肉鸡抵抗力下降感染大肠杆菌而发病。   

药源性

鸡感染该病后由于饲养场(户)盲目使用抗生素,结果抑制了肠道内的有益菌群,一方面影响到肉鸡的消化功能,另一方面由于菌群失调,引起致病性大肠杆菌大量繁殖而发病。   

继发性

由于致病性大肠杆菌广泛分布于养鸡场舍中,卫生条件恶化、气候突变、应激等因素作用诱发呼吸道疾病、霉形体病、球虫病等,导致继发大肠杆菌而引起混合感染。

病原分析: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很多,从病鸡身上分离出的大肠杆菌有40多个血清型,从各地区分离的大肠杆菌血清型常不一样,这给疫苗预防带来很大困难。最近几年有的地方呈爆发性流行,多数是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

抗菌药治疗时,效果不明显,用药时见轻,停药后又复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养禽业的健康发展,有时会给养禽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大肠杆菌病是目前最常见、最多发、最棘手的细菌性疾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bs/57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