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今天上午进行一例5岁小儿巨大幼年型息肉微创摘除手术。
在我院迄今已第六例,均在我院成功内镜下微创切除。
临床表现
无痛性血便是主要表现。大便反复带血,便血发生在排便将完时,多在粪便的表面有一条状鲜红色血迹,不与粪便混合。少数病例便后自肛门滴鲜血数滴。息肉可突然脱落而大出血。当息肉表面继发感染时,除便血外尚有少量黏液、脓液。病儿排便时一般无痛苦。高位的大息肉可因肠蠕动受阻或蒂柄牵引肠壁,而引起腹痛甚至肠套叠。低位的息肉排便时可将息肉推出肛门外,可见肛门处一红色圆形肿块,如不及时将其送回,可发生嵌顿坏死。患儿的全身情况通常无改变,若长期未被发现和处理,可出现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
辅助检查:肠镜。
治疗:①虽目前基本认为幼年性息肉为良性错构瘤,但已有文献报道幼年性息肉有恶变,幼年息肉腺体的异型增生恶变成结结直肠癌,其恶变过程推测为幼年性息肉-腺瘤-癌;②幼年性息肉虽绝大部分为单发、位于直肠乙状结肠,但随着小儿大肠镜检查的逐渐开展,发现多发者、更高位的息肉也不少;③无痛性血便应于其他原因的便血相鉴别,如真性腺瘤性息肉、罕见的低龄儿结直肠癌;④幼年性息肉可生长巨大,引起肠套叠、突然脱落致大出血,导致急诊处理,大大增加风险、并发症及治疗费用;⑤长期的便血能导致贫血;⑥便血对家长、患儿是一种不良精神刺激。故小儿无痛性便血要首选结肠镜检查,明确病因避免误认为“痔疮”,(依据痔疮发病10岁内儿童罕见的原理)结肠镜检查是首选手段,其次检查出幼年性息肉,可同时行大肠镜下电切除达到微创效果。
治疗原则:早发现早治疗预后
幼年性息肉为良性疾病。单发的幼年性息肉,肠镜下电切除后即治愈,但不排除再发,如再出现便血症状,要复查结肠镜。多发的幼年性息肉或达到幼年性息肉病标准的,再发率高,要定期复查大肠镜,具体的复查时间不统一,一般可于第一次大肠镜检查后1年内复查。
医院创建于年,总投资余万元。年均接诊病人人次,开放床位张,年住院达.6人次。属国家十二五规划批准设置的一家医院,集医疗、养老、移动医疗为一体,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医院、医院、嵩县医院、嵩县慈善协会慈善基金医院、医院、洛阳市医院。
医院设:内科、外科、儿科、中医科、急诊科、预防保健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健康体检科9个常规科室,重点设置:
1:消化道肿瘤普查防治;
2:消化道早癌微创治疗ESD;
3:微创肛肠HCPT/PPH技术治疗;
4:椎间盘微创介入诊疗;
5:老年病康复科;
6:家庭病房;
赞赏
长按白巅疯招聘网络HR文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bs/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