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即将于6月16日-18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6月18日的高峰论坛将分为两场,即“第三届全国机器人与腹腔镜外科学术会议”和“第三届中欧美大肠癌肝转移多学科和分子靶向论坛”,将分别在华夏厅I和华夏厅II召开。
今天,我们将预告“第三届中欧美大肠癌肝转移多学科和分子靶向论坛”的精彩内容。
本届大会主席由秦新裕,GraemeJPoston,SabineTejpar,张苏展,王锡山和沈琳共同担任。我们邀请了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和中国大陆的20余位顶尖结直肠癌临床专家担任讲者,评述目前结直肠癌肝转移诊疗的最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分别阐述国内和国外医师的观点;同时还邀请了医院、医院医院的三个国内顶尖的结直肠癌MDT团队到现场就转移性结直肠癌病例做MDT讨论。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华夏厅II
-6-:00-15:30
会议主席:秦新裕GraemeJPostonSabineTejpar张苏展王锡山沈琳
专题报告
绝大多数结直肠癌均有从腺瘤到癌变再到转移的演变过程,生物学标志物在这一过程中也随之发生变化。有效的生物学标志物,可作为早期诊断、疾病分级、指导用药、预后监测及疗效评估的工具,尤其对于需要综合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甚为重要。在本节专题报告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比利时鲁汶大学的SabineTejpar来给我们综述“转移性结直肠癌生物标志物和治疗策略进展”。帮助我们了解转移性结直肠癌生物学标志物研究的全球最新动态。
同时还邀请医院的沈琳教授给我们讲解“肠癌肝转移化疗进展”,英国医院的GraemeJPoston给我们综述“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手术进展”。
会议主席:秦新裕DavidKerr张苏展王锡山
点评嘉宾:孟翔凌邓艳红曾珊关泉林
08:15-08:35转移性结直肠癌生物标志物和治疗策略进展
SabineTejpar(比利时鲁汶大学)
08:35-08:50肠癌肝转移化疗进展
沈琳(医院)
08:50-09:05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手术进展
GraemeJPoston(英国医院)
MDT讨论(1)
多学科团队诊疗(MDT)已经成为目前肿瘤诊断治疗的“金标准”,尤其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决策的制定均需要经过MDT团队的讨论。
本节论坛我们将正式进入MDT讨论环节,本节的讨论主题是:“MCRC手术联合局部治疗R0的长期疗效”。首先由医院的丁克峰教授陈述国内医生的观点;再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Yi-QianNancyYou教授代表国外医生阐述他们的观点。传统观念中,对于无法行根治性切除的mCRC患者,往往选择化疗联合靶向的转化治疗。但随着局部治疗方法的进展,如立体定向放疗(SBRT)等,手术联合局部治疗也有希望使一些无法根治性切除的肿瘤(包括原发灶和转移灶)获得R0治疗。因此,对于mCRC也可选择手术联合局部治疗达到R0的效果。但这一方案的长期疗如何?让我们来听听中外学者各自的观点。
最后,由医院MDT团队提供病例进行现场讨论。
MDT讨论一:MCRC手术联合局部治疗R0的长期疗效
会议主席:GraemeJPostonJipingWang宋纯邢宝才
讨论嘉宾:叶青海王自强王贵英戴勇
09:15-09:30国内医生的观点
丁克峰(中国医院)
09:30-09:45国外医生的观点
转移性结直肠癌:原发性肿瘤的处理和随后的局部和全身治疗
Yi-QianNancyYou(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
09:45-10:45MDT病例讨论
病例提供浙江大医院MDT团队
MDT讨论(2)
对于不可切除的mCRC,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也可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但对于多线治疗失败的患者,往往提示预后不良。但对于这部分多线治疗失败的患者,也不应该放弃治疗,作为医者,也应设法延长患者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但具体的治疗目标应该如何定位?且听医院任黎教授讲解“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的追求目标”。
免疫治疗是目前热门的辅助治疗方案,尤其PD1/PD-L1的深入研究,有望使免疫治疗在肠癌治疗方案中的低位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多线治疗失败的的患者是否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让我们听听美国匹兹堡大学的WeijingSun教授给我们讲解“免疫治疗在晚期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在本节的最后,同样有精彩的MDT讨论环节,这次由医院MDT团队提供病例。
MDT讨论二:多线治疗失败后的治疗
会议主席:RaymondDuboisKangYoungLee贾宝庆张艳桥
讨论嘉宾:徐烨林小燕陶敏王海江
11:00-11:15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的追求目标
任黎(中国医院)
11:15-11:30免疫治疗在晚期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WeijingSun(美国匹兹堡大学)
11:30-12:30MDT病例讨论
病例提供:医院MDT团队
MDT讨论(3)
可切除的肠癌肝转移,5年生存率可达到50%,提示预后较好。但对于这类患者,先行手术切除,还是新辅助治疗后再手术切除?国内外尚无定论。新辅助治疗是否能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尚缺乏大样本的RCT研究。
在本节讨论中,首先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JonathanE.Efron教授代表国外医生发表他们的观点;再由中国医院的刘云鹏教授代表国内医生发表观点。最医院MDT团队提供病例进行MDT讨论。
12:30-14:00MDT讨论三:可切除肠癌肝转移的新辅助治疗
会议主席:Yi-QianNancyYouWeijingSun戴广海章真
讨论嘉宾:李明王新戴朝六杨春康
12:30-12:45国外外科医生的观点
JonathanE.Efron(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12:45-13:00国内内科医生的观点
刘云鹏(中国中国医院)
13:00-14:00MDT病例讨论
病例提供:医院MDT团队
专题辩论
最后一节的辩题为“左右半结肠癌肝转移治疗策略的辩论”。
近年来,肿瘤的个体化治疗越来越受重视,鉴于结肠癌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疾病,左右半结肠癌无论在胚胎来源、解剖结构、临床特征、分子表型、疗效及预后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左右半结肠癌治疗方案的决策应综合考虑以上各项因素后,采取个体化治疗。
比如,左半结肠癌是同时性肝转移的高危因素,但整体上来说,左半结肠癌生存期长、预后好;而于右半结肠癌本身预后差,微卫星不稳定(MSI-H)发生率高,且分期越早发生率越高;此外,左右半结肠癌对靶向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诸多的因素决定了左右半结肠肝转移的治疗策略的多样性。
因此,对于左右半结肠癌肝转移的治疗,如何选择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在中、欧、美三大地区均存在争议。医院的张苏展教授、比利时鲁汶大学的SabineTejpar医院的AndrewX.Zhu分别代表中欧美三方发表各自的观点。
作为本次大会的压轴大戏,相信本节讨论的内容会异常精彩。
14:15-15:45左右半结肠癌肝转移治疗策略辩论
会议主席:GraemeJPostonSabineTejpar张苏展AndrewX.Zhu许剑民
讨论嘉宾:刘天舒陈功张俊姚宏伟
14:15-14:30来自美国医生的观点
AndrewX.Zhu(医院)
14:30-14:45来自欧洲医生的观点
SabineTejpar(比利时鲁汶大学)
14:45-15:00来自中国医生的观点
张苏展(中国医院)
15:00-15:30讨论和总结
本次大会开展第三届中欧美大肠癌肝转移多学科论坛,是在前两届论坛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基于“推广、普及、规范”为目的的我国MDT培训模式的再创新。让美国、欧洲、日韩和我国的MDT诊治经验和模式同台展示,取长补短,希望能将MDT之花绽开芬芳。
若您因故不能到现场聆听,可以白癜风不能吃什么白颠疯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bs/2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