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产日本最好吃的“越光米”,“吟酿清酒”、荞麦面等特产的“雪国”越后妻有,在上世纪90年代却逐渐沉沦为人口严重老龄化的落后山区,与距离2个小时车程的东京产生巨大的时代差。年,新潟县政府筹措了一笔“十年地方振兴基金”,邀请当时在日本国内的著名策展人北川富朗先生,希望可以借助艺术文化的创意重新振兴衰败的乡村。北川富朗认为艺术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从古至今,艺术本身就是一个能够反映人和自然、文明或者自然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个良好方式。把整个越后妻有地区打造为一个“天然的美术馆”,四年做了多场艺术项目,反复而细致的与当地的政府和村民交流。六届艺术祭激活了乡村,获得全球的瞩目。
“大地艺术节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生的。”北川富朗定义的大地艺术节不是一场各方欢聚的娱乐活动。大地艺术节是诞生在面临问题的地方,参加艺术节的艺术家们也都有一种共同的特质,就是将他人的困难视为自己的问题。
因此今天越来越娱乐化的艺术节是一场各方短暂的狂欢?还是持续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让我们通过眼下正在发生的案例来观察,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德国柏林艺术节、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中国乌镇戏剧节这些已经成功的艺术介入模式,在被模仿借鉴中与当地资源背景结合形成新的中国方式。
北川富朗在第七届“大地艺术节-越后妻有三年展”开幕式,有20位多位中国艺术家和机构项目参与了此次大地艺术节
国庆假期其间,全国各地也出现了很多重体验感沉浸式的艺术项目参与到艺术节中。逐渐兴起的“艺术节热”,拉动当地旅游、餐饮、娱乐等等相关产业,以此吸引眼球,获得流量。
●
流量是驱动力吗
正如沉浸式体验往往更容易获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bs/13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