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

荐读为什么一定要考大学每个人都应该看看


一年一度的高考,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无异于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斗。

与这场硝烟一同弥漫的,是社会上“读书无用论”、“大学无用论”毒鸡汤论调的盛行不息。十几年前,退学的韩寒被不少人奉为精神领袖,不少高考制度不屑的初高中学子纷纷效仿韩寒,身体力行“对抗”高考:年,河南考生蒋多多高考时故意交了白卷,用双色笔答题并在试卷上留下很多自己的不满,用以反抗高考;年,浏阳考生陈圣章在高考中故意不答题,直接交白卷;年,安徽考生徐孟南试卷写满自己对教育体制的控诉,故意交白卷;年,来自陕西的张皎,语文、数学、综合、外语四门科目和总分均为零分……

然而,多年以后,曾经炮轰高考、庆幸自己没上大学的韩寒开始反思自己当时退学的行为,认为那是一种失败,“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我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没有参加高考被保送上大学的周鸿祎也认为高考是一次颠覆自我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

去年12月初,有关乌镇互联网饭局的照片刷爆了社交网络,这场饭局汇聚了中国最顶尖互联网公司的负责人,更引人瞩目的是,这场饭局的大佬们都是名校毕业。

“东兴局”亦是“名校宴”

京东集团刘强东是宿迁高考状元,毕业于人民大学;小米创始人雷军毕业于武汉大学;腾讯CEO马化腾毕业于深圳大学;今日头条张一鸣毕业于南开大学;美团王兴与王慧文、快手宿华都毕业于清华大学;摩拜单车王晓峰毕业于厦门大学;联想集团杨元庆毕业于上海交大。“东兴局”亦是“名校宴”。

据《国际金融报》年调查、分析发现,中国A股名上市公司的高管中84%拥有高学历,48%毕业于学校。数据研究表明,在IT互联网产业若想创业成功,来自名校显然更有机会,无论商业嗅觉、IT技术和人脉圈,名校毕业生更有优势。

尽管“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高考依旧是改变人生最重要的一条途径。不少企业家也是通过高考改写了命运,通过高考打破了当时的社会阶层。大学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为他们以后的事业打下了基础。这些企业家用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上大学,对人生的影响真的很大。

为什么他们一定要上大学?

马云:不一定要读名校,但考大学是非常必要的

众所周知,马云经历了三次高考,甚至有一次数学只拿到了一分。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是在他高一的时候,由于他选择了英语专业,数学不算分,所以拿到卷子后直接打勾,运气比较差,只得了1分。经历两次失败后他才拿到了杭州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马云在微博里说,第二次高考失败后,他对未来充满忧虑和惆怅,怕被人看不起,怕被家人埋怨,怕抬不起头,怕自己没有未来……所以,马云格外珍惜被杭州师范大学录取的机会。

进入大学后,马云凭借出色的社交能力,当了三年的校学生会主席、两年的杭州市学联主席。还举办了多次较大规模的活动。学生会的活动经历使马云的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历练,为其以后领导如今的阿里巴巴奠定了基础。年,大学毕业的马云凭借出色的英语能力和卓越的组织能力,从杭州师范学院同年毕业的五百多名毕业生中脱颖而出,分配到大学里教书,也是同届学生里唯一留校任教的毕业生。

年,马云给高考失意的学生打气,如果高考失败,不要放弃,再来一次,高考失败不算啥,重要的是不能放弃努力。但同时他也说,“读大学还是很重要的,再坚持考几次的!未必一定要进名牌大学,但考进大学还是非常有用的。”

俞敏洪:高考对大部分人来说试一次改变命运的努力

和马云一样,俞敏洪也是“经历了三次高考才考上了心仪的大学。正是他“屡败屡战”的坚持改变了人生,他也希望有更多的青年能像他一样坚持努力改变命运,“我的人生通过自强不息的努力获得了改变,在第一次、第二次高考连大专都没被录取的情况下,我坚持到第三年,我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改变命运,其他的青年也可以通过自强不息的奋斗改变自己的人生。”

在俞敏洪看来,即使高考制度有很多弊端,但它依旧蕴含了一种精神所在,高考依旧是面对所有孩子们最公平、最透明的一项考试。

俞敏洪在自己的个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bs/1319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