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战和
肿瘤专科医生
前段时间被一则新闻刷屏了,江苏有位30岁的小伙子,不幸罹患大肠癌,而且已经是晚期,医生追问他的生活习惯,发现他是个烧烤达人,一周至少有五天吃烧烤,被朋友称为“烧烤王子”,于是,他患上大肠癌的原因就有了“定论”:因为爱吃烧烤。一时间,很多人开始谈烧烤而色变,似乎一吃烧烤就会得大肠癌,有的人则调侃说“赶紧吃一串烧烤压压惊”。那么问题来了:他的大肠癌是不是就是吃烧烤直接导致的呢?或者换个角度,如果他不吃烧烤,是不是就不会得大肠癌?答案是:未必!
任何一种癌症的发病都不会是单一的因素,而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关于癌症发病的确切病因,目前医学界还没有达成一致,唯一的共识就是癌症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关于癌症发病原因,观点大致可归为三个方面:一是环境因素相关;二是遗传因素相关;三是所谓的随机“运气”因素。有的癌症发病主要是环境因素相关,有的则更多是遗传因素有关,还有的癌症你既找不到环境因素也找不到遗传相关因素,纯粹只是因为基因发生了随机的突变,也就是说,你很不幸,刚好碰上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既没有什么不良的外界环境因素也没有癌症家族史但就是得了癌症,嗯,这有宿命论之嫌,不过确有这种可能,也有相关的研究支持这一观点。不过,关于癌症的病因,人类并未完全明了。
回到这个案例,这个30岁的小伙子得了大肠癌,是不是就是爱吃烧烤直接导致的呢?不能这样说,准确地说,爱吃烧烤可能增加他得大肠癌的风险,或者可能让他更早地得大肠癌,但他得大肠癌的原因并不一定就是爱吃烧烤这一个原因,甚至可能都不是主要原因。
年轻癌症患者,除了环境因素,我们也要多想一想遗传相关的因素,说白了,有的人天生就携带某种缺陷基因,从而让他具有比别人更高的风险得癌症。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同样是爱吃烧烤,别人没有得大肠癌,而他却得了大肠癌,暴露在同样的环境中,他更容易中招。当然,爱吃烧烧确实有可能让他得大肠癌的时间提前,如果他没有不良的饮食习惯,也许最终还是可能得大肠癌,但从概率上来说,可能会更晚或不得癌。正如,有的人总是困惑,为什么同样是吸烟,有的人得肺癌而有的人则并没有得肺癌?甚至有的吸烟者不得肺癌而不吸烟者反而得肺癌?这怎么解释?其实很好解释,肺癌的发病危险因素并不是只有吸烟这一个,还有很多相关因素,其中也包括遗传相关因素。但毫无疑问,在其他因素都一样的情况下,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有更高的得肺癌风险,所以戒烟能降低得肺癌的风险,这是不用怀疑的。吃烧烤这个事也是一样,不能直接就认为是因为爱吃烧烤导致的,特别是年轻患者,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同等条件下,长期嗜吃烧烤,吃烧烤成了饮食习惯,会增加患癌风险。环境致癌相关因素,接触一两次,不用担心,就怕成了习惯,偶尔吃一两次烧烤不用担心得大肠癌的问题(当然,偶尔吃烧烤的人也可能得大肠癌,但这种极低概率可以忽略不计,或者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跟烧烤无关)。所以,只要是致癌的相关危险因素,要尽可能避免接触或减少接触,如此可以降低一部分风险,而显然,也不是保证你肯定不得癌,前面说过,癌症的发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下面就来和大家说说大肠癌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什么是相关危险因素?因为大肠癌和其他癌症一样,确切病因目前还没完全弄清楚)
1、饮食因素。一般认为,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是大肠癌高发的因素,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吃肉太多,吃粗粮和蔬菜水果少。这里说的肉,主要是指红肉(哺乳动物的肌肉,比如猪肉,牛肉,羊肉),还包括加工肉类,比如培根,香肠,腊肉,薰肉,烤肉等。大肠癌是典型的“富癌”,也就是生活条件好了,吃得好、吃得多,大肠癌在富裕发达地区高发,贫穷地区相对低发,欧美国家大肠癌(主要是结肠癌)高发,发展中国家相对低发,中国目前处在两者之间,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大肠癌发病率呈走高趋向,必须重视。
2、饮食之外的环境相关因素,包括某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某些地区大肠癌高发可能跟该地区缺钼有关,石棉工人似乎也更容易患大肠癌。既往由于宫颈癌接受过盆腔放疗的人也可能更高危。缺乏体力活动、久坐的人有更高的风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超重和肥胖也被认为是大肠癌的高危因素,这其实综合了吃得太多、吃得太好、加上缺乏动运和久坐,这种人容易超重肥胖,这也正是“富癌”的体现。
3、遗传相关因素。说到大肠癌,就不能不提到遗传因素,大肠癌是一种遗传倾向较为明显的癌症,据估计约有20%左右的大肠癌和遗传因素有关,而这种家族遗传性在结肠癌中比直肠癌更多见。通常患者越年轻,越要考虑遗传相关的可能,要进行相关的基因检测。当然,这里说的遗传因素,并不是说大肠癌会直接遗传,而是遗传倾向,有同等条件下,子代有更高的风险得大肠癌。关于这一点,要正确理解,既不要胡乱恐慌,也要更重视筛查。
4、某些非癌性大肠疾病。某些良性的大肠疾病存在转化为大肠癌的风险,是大肠癌的癌前疾病,比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息肉病,腺瘤等。其中有的也是家族性的,癌变的风险更高,比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有研究认为,25岁时其恶变率将近10%,随着年龄的增长,癌变风险随之增加,50岁前恶变率几乎达到%,所以,要及早干预。
说了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大家自然就会想到要如何预防。由于确切的病因并未明了,其实所谓的预防,准确地说是降低发病风险。关于大肠癌的预防,了解了前面这些危险因素,如何降低风险,你也就明白了。比如,要合理安排膳食,避免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饮食粗一点,不要太精细,多吃各类新鲜的蔬菜瓜果水果等,肉类摄入要适量,不吃或少吃加工肉类。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不酗酒,积极参加体力活动,别久坐,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另外,要积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息肉病、腺瘤和克罗恩病等。
最后要特别强调的是,筛查是早期发现大肠癌、降低大肠癌死亡率的非常重要的途径,适龄人群和高危人群一定要重视大肠癌的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常关键。如何筛查?用什么方法进行筛查?手段有多种,比如大便隐血试验、大便DNA检查、双重对比钡剂灌肠检查、CT结肠成像检查、结肠镜、乙状结肠镜等等,但我个人建议直接结肠镜筛查,不拖泥带水,而且结肠镜检查及活检也是确诊大肠癌的最重要手段。
肿瘤专科医生系头条号签约作者。原创文字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潘战和
赞赏
人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曝光北京哪家医院看皮肤病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yauny.com/drbs/1209.html